湖南火电企业愁完煤价愁电价

  往年的这个时候,煤电矛盾正让电企叫苦连天,重点合同煤制度的终结却让这一情况出现逆转--煤企开始抱怨利润下滑.不过,这并非这场煤电博弈故事的结局,火电湘企华银电力在结束苦脸愁煤的日子后,又开始担心火电上网电价在煤电联动时并未完全到位的前提下,又可能下调的危机,将来之不易的喘息机会生生地给扼杀掉.
  质疑
  为何人家盈利你却巨亏
  华银电力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好看.在煤价下降的情况下,A股上市的60家电企中仅有7家亏损,而华银电力中报净利润亏损约2.12亿元,因此股民质疑公司"为何人家盈利你却巨亏".
  "如果湖南所有的小水电站在雨季全部发电,那么留给火电的发电空间将十分有限.若再加上外购电的话,丰水季节湖南的火电几乎没有多少电可以上网销售."华银电力副总经理罗日平向记者介绍,公司的火电几乎占了公司总容量的96%,而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疲软,水电发电量较大、外购电增加,火电产能释放严重不足.同时,记者了解到,由于起点不同、基准不同,公司在过去背负了累计亏损,再加上资本金到位情况、设备折旧率和历史负债等方面的偏差,导致最终带来的经营成果不同.
  难题
  电价涨幅还是赶不上煤价
  "公司的燃料占到了公司成本的67%左右,最高的时候要占到76%.在过去10年间,2011年标煤单价最高时是2003年标煤单价的4倍.目前的标煤单价是2003年的3倍,在900元/吨左右,但目前的电价的涨幅显然赶不上煤价的涨幅."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如今一方面水电价格要求"同网同价同质",另一方面更是有呼吁要降低电价.
  据了解,对于用户来说,水力、火力发的电都是"同质"的电.但水电受季节、气候因素影响特别大,因此不可靠."对于湖南火电企业来说,支持'同网同质同价',但水电、火电本身的成本不一,当来水丰盛,水电大发时,火电让出发电市场,水电理应购买火电的容量电价;而当来水较少,水电欠发时,火电企业力顶负荷,水电应该购买火电的电度电价."该负责人坦言,目前调峰机制以及水火电补偿机制尚未建立,如若降低火电上网电价,一味强调"同网同质同价",湖南缺电情况或会卷土重来.
  背后
  火电企业仅是"稍作喘息"
  "如果要解除目前累积的巨额亏损包袱,按照当前的格局,现有煤价不动、现有电价不动,在发电量有保证的情况下,至少需要3年."罗日平说.1月到6月,湖南的火电有盈有亏,到8月份没有老包袱的火电企业均略有微利.公司目前的负债率在89%左右,煤价的下降仅仅是让公司获得喘息的机会.而煤电联动一直没有完全到位,至今还拖欠3分/度,历史欠账严重,假如基于成本考虑湖南火电上网电价理应是全国第一.
  据介绍,如今华银电力煤耗比2003年降低了20%,单位电量可控费用下降幅度达50%以上.但即使公司如此压缩成本,将得到的全部经营利润押在里面还是亏损,员工和企业均没有享受到节能减耗带来的成果.甚至由于总体经营困难,检修费用严重压缩,公司很多设备该检修的不能及时得到检修,该更换的也不能及时得到更换.除此之外,平均每年6000万元环保费用的缴纳以及技改资金等也拉低了公司业绩.
  一煤难求的日子暂时远去
  本地煤、铁路煤、进口煤、秦皇岛港口来的煤,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煤融入炉中转化为发电动力的这一幕每天都在重复.然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煤企、电企的状况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上半年,同样是受煤价下跌的影响,40家煤炭类上市公司中共有32家净利润出现下跌,占比达80%;60家电力上市公司实现盈利的有53家,占比高达88%.虽然华银电力的业绩并未受益,但总体压力有所减小.记者曾经报道过电煤要运进湖南"25日海进江"的艰难,事实上在电煤最为紧张艰难的2011年,曾经出现过麻袋煤.据了解,当年湖南缺电,新疆有好煤,但是运力受限,没办法华银电力只好用上了麻布袋子,从新疆一麻袋一麻袋地把煤运过来,最后员工卸煤是一麻袋一麻袋卸下来的.原煤、电煤用麻袋装着,跨兰州,出西安,再到湖南,这真是前无古人,也希望后无来者.
  由于湖南的自产煤严重不足,加之十分难采,导致湖南的煤价全国最高的情况至今没有得到改善,而电企唯一的办法就是打开市场,广开购煤渠道,加大采购半径.相比之下,电煤价格的随行就市依然是令电企伤透脑筋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