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焦煤集团与大唐集团握手,双方展开煤电联营合作.按照合作协议,山西焦煤集团将参与重组大唐集团所属4个电厂.这是继同煤集团与漳泽电力重组、山西煤销集团与国际电力集团合并重组、潞安集团与格盟国际实施煤电联营后,山西的第四家煤企"试水"与电企"联姻".
除了山西省煤电一体化步伐愈行愈快外,产煤大省陕西也在加紧"打捆"煤电.据了解,目前陕西煤电联营或煤电一体化装机已达到997万千瓦,占全省火电装机的41.5%.
对于"低煤价时代"的煤电联营,中煤集团山西金海洋能源公司一负责人认为,这对煤炭企业来说是好事."现在煤炭价格低而且难销售,这个时候,煤电联营不仅能消化掉自产的煤炭还能减少企业亏损."
"煤电联营可以规避经营风险.从搞煤电一体化最典型的神华集团来看,今年上半年,该集团电力业务实现利润同比增长68%."业内专家、本报特邀撰稿人李廷分析说.
煤炭低谷中,涉电煤企有了"稳压器"
煤炭"黄金十年"结束,随之而来的是煤炭价格大幅下降、煤炭销售遇冷、社会库存居高不下、应收账款迟迟不能入账等问题,煤炭企业经营困难.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6个月,90家大型煤炭企业(产量占全国的65%左右)中,有24家亏损.
但在一片亏损声中,也有一些盈利的声音,这些声音来自涉电的煤企."煤炭价格下降了,而电价没有降,所以电力就能盈利."神华集团职工王芳说.
2011年,媒体用"煤价上涨推动神华业绩"来报道神华集团2011年实现净利润456.8亿元的成绩.而今年上半年,媒体则用"电力业务拉动增长"来总结神华集团的发展.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个业务板块推动,整个企业都是盈利的.
"发挥电力在集团产业链中的'蓄水池'、'稳压器'作用."神华集团一位负责人说.
煤炭和电力本是上下游两个行业,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开始,就有煤炭企业开始涉足电力.
2002年,淮南矿业集团最早打破煤电行业壁垒,在行业中率先推进煤电一体化.对此,淮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源认为,企业走煤电一体化之路后,煤炭企业有了稳定的电力市场,电力企业有了稳定可靠的煤源,困难时期对减亏增盈有很大帮助.
据了解,到2012年,淮南矿业集团拥有电力权益规模达1300万千瓦.在煤炭市场销售不旺的情况下,该集团电力产业累计实现利润6.25亿元,历史性首次超过煤炭利润.
除了淮南矿业集团,山西同煤集团也早早铺好了涉电的道路.
2008年,山西同煤集团塔山2×60万千瓦坑口电厂正式投产发电,开创了煤矿办大电厂的先河.这个项目总投资近52亿元,由同煤集团、大唐国际分别按照60%、40%的比率出资建设.时隔21个月,大同煤矿同华轩岗2×66万千瓦坑口电厂以更大的规模轰鸣在这片三晋土地上,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
谈到走煤电联营的道路,同煤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郭金刚认为,一是该集团生产的是优质动力煤,该煤种适合发电,二是坑口电厂节约成本,效益最好.
"像同煤塔山矿的煤,产出之后通过皮带直接运至塔山电厂,简简单单,没有运费.而且,一分钟便可产生电力,效率高,效益还好."郭金刚说.
走上涉电之路的不仅仅有地方国有企业,央企的步子迈得更大.
2012年,神华集团火电装机容量达到6009万千瓦,成为全国第五大火电企业.有关数据显示,到2015年底,神华集团电力总装机规模将达到6221万千瓦,其中火电4857万千瓦,资源综合利用电厂821万千瓦.
煤炭行业的另一家央企--中煤集团也在大力发展煤电产业链,重点发展以煤矸石、洗中煤、煤泥为燃料的坑口电厂,计划于未来5年内,在新疆准东、伊犁等煤炭资源密集地区建设大型火力发电厂.
上下游联手,走煤电联营之路
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专职顾问王永干看来,煤电一体化在一定时间内是可行的."中电联对此做过专门研究."他说.
"20世纪90年代,那时候国家采取的是煤电互保政策.2002年以后煤炭和电力行业有了变化,煤炭走向市场化,而电力还是由政府定价."王永干说.他认为,因为电价扭曲才造成长期以来的煤电矛盾,"计划电"和"市场煤"矛盾频现."2005年至2007年,发电企业年年亏损,为了改变这样的局面,电企开始涉足煤炭."
最早进军煤炭业的电力企业是中电投集团,2004年,该集团重组霍林河煤业集团.2005年,中国国电集团与龙煤集团联手在黑龙江省主要产煤区双鸭山共同开发建设大型煤电基地.2012年,五大发电集团煤炭总产量为2.36亿吨."电力企业进军煤炭的目的就是为了平抑煤炭价格."王永干说.
另外一方面,煤炭企业也在涉足电力.很多省份都在搞煤炭一体化,如山西.一些大煤炭集团在搞煤炭一体化,如神华集团,利用自身的煤炭资源在搞坑口电厂和其他电厂.无论是2012年同煤集团收购漳泽电力47.36%股份,还是2012年2月中国神华集团宣布拟以现金16.51亿元收购巴蜀电力51%股份,都引起了各方的广泛关注.
而频繁上演的煤电联营背后,暴露出的是纷纷扰扰多年的煤电之争.
在我国的用电结构中,煤电占比高达80%以上.但多年来,煤电价格关系却一直没有理顺,"市场煤"和"计划电"造成煤电价格脱节.过去10年,我国的煤炭价格一直呈上涨趋势,但火电企业因为电价涨幅不大处于长期亏损状态,发电积极性下降,导致我国个别地区经常出现结构性电荒.而每到用煤高峰和煤炭产量下降时,许多火电企业又经常面临"煤荒"的尴尬处境.煤电联营实际上是目前中国煤炭和火电两大行业利润严重分化的结果,也是平衡二者利益关系之举.
正因如此,煤电联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支持,业界普遍认为,这将使煤炭企业和电力企业建立一种互补、长效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实现共赢.
目前,中国煤电联营已有多种模式,如,煤炭企业控股和建设电站,煤炭企业兴建电站,电力企业兴办煤矿,煤电合一、统一经营、电力集团集中控股,煤电企业合作新建煤矿或电站等.
用好政策指挥棒,应以市场行为为主
在"市场煤"和"计划电"愈演愈烈的这些年,火电企业挺进下游,煤炭企业也纷纷向上游延伸."如果是企业的自主行为、符合市场规律,我觉得都是合理的."李廷说.
而对于煤电一体化,政府又持什么样的态度呢?
中电联发布的《煤电一体化问题研究报告》认为,将两个完全不同的产业向一体化方向推进,违背了社会化专业分工的原则,其实是无奈之举.然而,这"无奈之举"得到了国家的首肯,未来也应会得到国家的鼓励.
2012年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在回答记者如何解决煤电矛盾时明确表示,推进、鼓励、支持煤电一体化经营.
这表明了国家能源局对于煤电一体化的态度,各地方政府也对煤电一体化推崇有加.贵州省明确表明态度,支持大型煤炭企业与热电联产企业之间通过资产重组,实现煤电一体化经营.山西省推动省属七大煤炭集团通过资本金注入、股权交换等方式,实现煤炭集团对现役火电企业的参股、控股或通过资产重组注册成立新的煤电联营企业.陕西也在推进煤电企业"点对点"合作,逐步实现煤电一体化和煤电联营.
"政府对煤电联营的态度很明朗,是支持的.政府应该完善各项政策,用政策来引导企业,让企业根据市场判断来采取措施."李廷认为.
有人认为,煤电联营是构建和谐煤电关系的有效途径.煤电两家从"掰手腕"变为"攥拳头",实现了优势互补、优势嫁接、优势叠加,最终产生了"1+1>2"的聚合效应.
有人认为,煤电供需双方建立长期合同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煤电作为供求双方直接见面,直购直销,减少中间环节,在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切中了电煤市场化改革的要害.
也有人认为,国家推行煤电联营,就是让电煤走向市场化,价格完全由市场说了算,但是电煤走向市场化后并不能完全从根本上消除电煤的矛盾,可能会在政府的干预之下对于解决煤炭产能过剩有短期的意义.
"电企涉煤,是在特殊的历史阶段形成的,这无可非议.煤企涉电,从市场角度来讲是可行的,关键是要按照规划来办.到现在为止,电力没有一个正式的规划出台."王永干说.
"煤电联营不是唯一解决煤电矛盾的方法,我们可以借鉴一下美国的做法.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电力公司逐渐退出煤炭市场,转而采用以相对稳定的长期合同为主的煤电合作模式.现货市场(及短期合同)只占电煤交易很小的比例.经验说明,美国采用煤炭长期合同有利于煤炭供应的稳定,也有利于煤炭价格的稳定,保障了美国电力供应的稳定.与美国相似的是,加拿大和日本等国家煤电关系的基本模式也是以长期合同为主."李廷说.
淮南矿业集团:调优产业结构避风险
淮南矿业集团前瞻性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煤炭、电力等主导产业,培育壮大房地产、物流、金融、技术服务等新兴产业,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为集煤电路港航一体化的新型能源企业.
今年上半年,淮南矿业集团电力、物流、房地产、金融、技术服务等非煤产业均实现盈利.其中,电力板块继去年以来持续发力,今年上半年累计发电95亿千瓦时,上网电量为90亿千瓦时.
近年来,淮南矿业集团始终沿着煤的产业链延伸,在发展中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2012年,该集团拥有电力权益规模达1300万千瓦.尤其在煤炭市场销售不旺的情况下,通过煤电一体化体制创新,提高了产业融合度,实现风险对冲,互利共赢.2012年,淮南矿业集团电力产业累计实现利润6.25亿元,历史性首次超越煤炭利润.
作为全国"煤电一体化"体制创新的开创者,淮南矿业集团成功地促成了"皖电东送"战略的实施.目前,该集团在安徽省内的电力权益容量达1070万千瓦,占安徽省火电总装机规模的近40%.
今年以来,该集团煤电一体化规模继续扩大,企业与上海电力、浙江能源均股建设的田集、凤台二期2×66万千瓦项目已获得国家核准,第一台机组有望年底建成发电;已成功参股平圩电厂三期等电力新项目.抓住蒙西至华中特高压建设机遇,到2015年,规划建设的安徽本土、蒙西、华中三大电力基地规模达2000万千瓦.
同煤集团:煤电一体化效益凸显
现有装机容量743.85万千瓦,9个规划装机容量为835万千瓦电力项目正在全力推进,上半年累计发电168.82亿千瓦时……在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煤炭行业遭受冲击,煤炭价格一路下跌的形势下,同煤集团电力产业作为企业第二大支柱产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同煤集团作为一个典型的国有煤炭老企业,近年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的步伐,延伸煤炭产业链,变输煤为输电,建设坑口电厂,实现煤电联营和煤电并举.
2006年,同煤历史上首个电厂--资源综合利用热电厂的投产运行,结束了企业有煤无电的历史.
2008年,塔山2×60万千瓦电厂投产发电,创造了北方地区同类型电厂建设速度最快的记录,开创了非电行业建设最大坑口电厂的先河.
2010年,目前由国内煤炭企业控股的单机容量最大的坑口电厂--2×66万千瓦轩岗电厂投入运行.在扩大电力装机容量的同时,该集团积极致力于环保型、节能型电厂的建设.
2010年,王坪2×21万千瓦循环流化床发电项目正式核准投建,2011年并网发电.同年6月,山阴织女泉风电项目启动,开始了洁净能源进入电力产业的尝试,并于年底建成发电.
2011年,同煤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后,重新调整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把电力产业正式确定为同煤第二大主业.
2012年,同煤集团抓住整个发电行业低迷的历史机遇,通过新建、重组、收购、合作的方式,成功完成漳泽电力重组兼并工作,重组后的总装机容量达到743.85万千瓦.
为了促进电力产业的发展,同煤集团组建了专业化电力发展管理机构,使电力产业逐步走上了正规化、集团化、规模化发展之路.同时,该集团强化现有各电厂管理,实现满负荷运行,确保现有产能完全释放.
目前,同煤集团正在全面推进9个电力项目,其中投产3个.到"十二五"末,企业装机容量将达到1500万千瓦以上,每年可消耗煤炭7000万吨至1亿吨.
煤电一体化大事提要
电企涉煤
2004年
中电投集团重组霍林河煤业集团,这是五大发电集团涉煤的第一步.
2005年
中国国电集团与黑龙江龙煤集团联手在双鸭山共同开发建设大型煤电基地.
2006年
1.国家电网公司下属山东鲁能集团与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政府重组大雁矿业集团.
2.华能集团整体收购内蒙古扎赉诺尔煤业公司.
2008年
国电集团控股内蒙古平庄煤业集团.
2009年
华能集团以49%的股份一举成为甘肃华亭煤业集团的控股股东.
2011年
1.五大发电集团控股原煤产量均超过千万吨.
2.中国电力投资集团煤炭产能达到7275万吨,成为全国第三大煤炭企业.
3.华能集团加入中国煤炭工业协会.
2012年
五大发电集团煤炭总产量2.36亿吨.
2015年
华能集团煤炭产量预计达到1亿吨.
煤企涉电
1999年
神华集团建立了国华电力公司,专门负责收购、建设、运营、管理电厂,主要消化集团内部生产的部分煤炭.
2002年
淮南矿业集团最早打破煤电行业壁垒,在行业中率先推进煤电一体化.
2005年
淮南矿业集团和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均股投资组建淮沪煤电有限公司.
2008年
山西同煤集团塔山2×60万千瓦坑口电厂正式投产发电,开创了煤矿办大电厂的先河.
2012年
1.同煤集团收购漳泽电力47.36%股份.
2.神华集团火电装机容量已经达到6009万千瓦,成为全国第五大火电企业.
2015年
神华集团电力总装机规模将达到6221万千瓦,其中火电4857万千瓦,资源综合利用电厂821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