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煤港同质化竞争更加激烈

  环渤海煤码头同质化竞争将更加激烈,随着煤运第三通道的即将完工,依靠大秦线供煤的秦皇岛港与依靠第三通道:蒙冀线供煤的曹妃甸港,以及依靠神朔黄铁路运输的黄骅港之间对"三西"优质资源和下游用户之间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今年,国内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仍然具备稳定发展的大环境,1-5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去年增长5.2%;沿海地区对煤炭的需求稳步增长,1-5月份,我国北方港口下水煤炭2.82亿吨,同比增长1840万吨,增幅不小.但是,影响下游耗煤数量的因素逐渐增多.今年,国家提出大气治理实施煤炭减量替代方案,要求降低煤炭消费比重;严格控制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及产能严重过剩行业新上耗煤项目,有序实施"煤改气";建设12条"西电东送"输电通道等等.还提出到2017年,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要降到65%以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力争实现煤炭消费总量负增长.以上举措,将影响我国东部地区煤炭消耗,间接影响我国北方输煤码头的吞吐量,给港口发展带来严峻考验.此外,国家还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出: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抑制不合理能源消费;坚决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继续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等.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煤炭消耗数量,给运能增加后的北方港口带来严峻考验.
  前些年,迎峰度夏和度冬期间,出现过因运输不畅,造成下游用户煤炭告急现象发生,影响了国民经济建设.为吸取教训,缓解煤炭运输紧张局面,近年来,中央企业和地方港口集团掀起煤码头投资建设的高潮,尤其环渤海地区煤码头建设空前加快,运力过剩已经凸显.由于专业化煤码头的业务同质性很强,加上环渤海港口货源腹地交叉现象严重,甚至部分是完全重合,各大煤炭港口对货源和用户的竞争日趋白热化.
  "十一五"期间,共新增了秦皇岛煤五期、曹妃甸港煤一期起步、国投京唐港、天津神华煤码头煤一期、黄骅港煤二期扩容等煤炭泊位30个,年煤炭通过能力增加2.5亿吨."十二五"时期,为配合大秦、朔黄、锦赤、赤大白等铁路线的扩能建设,北方各煤炭港口纷纷增加运能,提高下水能力,满足用煤需求.到2016年,预计我国煤炭一次下水能力将增加5亿吨,北方港口总共煤炭运输能力将达到12亿吨.其中,按照各大央企和地方港口集团在曹妃甸港的投资计划,2018年之前,曹妃甸煤码头将完成6个5000万吨级煤码头的规划建设,加上原有的国投曹妃甸港一期码头起步工程,合计设计能力达3.5亿吨,未来曹妃甸港运能将超过秦皇岛港,成为我国最大的煤炭输出港.届时,"北煤南运"港口的运输格局将发生根本变化.与北方沿海港口煤炭装船码头加速建设发展的现象相反的是,由于经济增速放缓,预计今后5-10年,我国煤炭需求增长率将会降至5%甚至以下水平,同时受煤炭价格、环保节能、洁净能源等因素影响,直接导致煤炭消耗增幅降低,下游需求不旺,造成北方港口煤码头的产能过剩,各大港口空泊现象增多,煤码头不能满负荷作业,甚至"晒太阳"的现象发生.由于"蛋糕"就那么大,大家都来"瓜分";港口运能过剩将促使煤运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煤码头运力过剩凸显.
  此外,从煤炭需求角度来分析,下游需求增速趋缓.首先,国家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将遏制煤炭需求过度增长.其次,进口煤对北方港口煤炭下水量也产生很大冲击.受金融危机影响,日本、韩国等主要煤炭消费国需求大量减少,国际煤炭价格和运费大幅下跌,南方电厂进口澳大利亚煤炭费用低于秦皇岛港下水煤,促使用户对进口煤实现常态化拉运.同时,国家能源战略也在发生变化,鼓励进口,限制出口,更好的保护我国的煤炭资源.在华南广东、福建等地很多火电厂,使用进口煤炭已占了自身耗煤总量的一半甚至更多.
  从其他能源开发替代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来看,目前比较成熟的替代能源是风电和核电、水电.目前,我国已有风电装机3000多万千瓦.另外,我国南方正在建设或计划建设的核电有江苏田湾、浙江台州、福建宁德、广东陆丰等,核电还将投产500万千瓦左右,且全部集中在沿海地区,预计减少电煤消耗2000万吨以上.这些开发替代的能源都将部分替代"北煤南运"的运量.今年以来水电运行良好,1-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281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促使火电压力减轻.此外,我国"西电东送"建设加快,特别是特高压电网建设;2015年,南方电网"西电东送"规模将达到4300万千瓦,比目前新增1750万千瓦,这些新增电量,大约可减少煤炭消耗4000万吨.此外,我国将有序实施"煤改气",建设12条"西电东送"输电通道,这12条通道建好后,中东部地区每年将减少发电用煤2亿吨.未来,我国"西电东送"建设将影响沿海煤炭需求潜在的增长.
  从国家加快经济增长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战略方面来看,珠三角、长三角在逐步进行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对于能源的需求增长放缓,我国沿海地区对煤炭的需求已经达到高峰,增量空间很小.未来,"北煤南运"港口运输格局将进一步变化,港口产能结构性过剩将使港口间竞争更加激烈. (王云)